廂式壓濾機處理石材切割、打磨等加工環節產生的含石粉、泥沙等雜質的廢水時,要經過準備、過濾、壓榨、卸料和清洗五個階段,以下是詳細介紹:
準備階段
設備檢查:在啟動廂式壓濾機之前,操作人員需要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檢查濾板的排列是否整齊,密封面是否有雜物或損壞,濾布是否安裝正確且無破損。同時,檢查液壓系統的油位是否正常,各個閥門的開閉狀態是否符合要求,確保設備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連接管道:將廢水輸送管道與廂式壓濾機的進料口連接牢固,確保在進料過程中不會出現泄漏現象。同時,連接好濾液排放管道,將處理后的清水引導至指定的收集地點。
配置藥劑(可選):根據廢水的性質和處理要求,有時需要在廢水中添加絮凝劑等藥劑,以促進石粉和泥沙等雜質的凝聚,提高過濾效果。按照一定的比例將藥劑溶解在水中,然后通過加藥裝置均勻地加入到廢水中。
過濾階段
啟動進料泵:開啟進料泵,將含雜質的廢水以一定的壓力輸送到廂式壓濾機的過濾腔室內。進料壓力通常根據廢水的性質和濾餅的要求進行調整,一般控制在 0.4 - 0.8MPa 之間。
固液分離:廢水進入過濾腔室后,在壓力的作用下,液體通過濾布上的微小孔隙滲透出去,成為濾液,沿著濾液通道排出壓濾機。而石粉、泥沙等固體顆粒則被濾布攔截,逐漸在濾板之間堆積形成濾餅。隨著過濾過程的進行,濾餅的厚度不斷增加,過濾阻力也逐漸增大。
觀察濾液情況:在過濾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濾液的清澈度和流量。如果濾液仍然比較渾濁,可能是濾布有破損或過濾壓力過高,需要及時停機檢查并處理;如果濾液流量明顯減小,說明濾餅已經達到一定厚度,可能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壓榨操作。
壓榨階段
停止進料:當過濾達到一定時間或濾餅厚度達到預定值時,停止進料泵的運行,關閉進料閥門,防止廢水繼續進入壓濾機。
啟動壓榨系統:開啟壓榨泵,向隔膜板與濾布之間的壓榨腔室內注入高壓水或壓縮空氣,使隔膜膨脹,對濾餅進行進一步的壓榨。壓榨壓力一般比進料壓力更高,可達到 1 - 2MPa,以進一步擠出濾餅中的水分,降低濾餅的含水率。
保持壓榨時間:根據濾餅的性質和要求,保持一定的壓榨時間,使濾餅在高壓下充分脫水。壓榨時間通常在 10 - 30 分鐘左右,具體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卸料階段
釋放壓力:壓榨完成后,先釋放壓榨腔室內的壓力,將高壓水或壓縮空氣排出。然后,通過液壓系統將濾板拉開一定的距離,使濾餅暴露在空氣中。
卸除濾餅:使用刮板或其他輔助工具,將濾板之間的濾餅從濾布上刮下,使其落入下方的收集裝置中。對于一些粘性較大的濾餅,可能需要人工進行清理,確保濾布表面干凈,以便下一次過濾使用。
檢查濾布和濾板:在卸料過程中,同時檢查濾布和濾板是否有損壞或堵塞現象。如果發現濾布有破損,需要及時更換;如果濾板有堵塞,需要進行清洗或疏通。
清洗階段
關閉設備:卸料完成后,關閉廂式壓濾機的所有電源和閥門,將設備停止運行。
清洗濾布和濾板:使用高壓水槍或清洗裝置對濾布和濾板進行清洗,去除殘留的石粉和泥沙等雜質。清洗時要確保濾布的孔隙暢通,濾板的密封面干凈。
保養設備:對廂式壓濾機的各個部件進行保養,如對液壓系統進行檢查和加油,對傳動部件進行潤滑等,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