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廢水主要是在石材的開采、加工等過程中產生的,它具有一系列鮮明的特點,下面為你詳細介紹其產生途徑和特點。
石材廢水的產生途徑
開采階段
在石材礦山開采過程中,為了降塵、冷卻設備以及便于礦石的破碎和運輸,通常會使用大量的水進行噴淋作業。這些水與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石粉、泥沙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的廢水。
礦山排水也是石材廢水的一個來源。在開采過程中,為了保證作業安全,需要將地下水排出,這些排出的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和泥沙等雜質。
加工階段
切割環節:在石材切割過程中,為了降低切割刀具的溫度、提高切割效率和質量,需要使用水進行冷卻和潤滑。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石粉會迅速混入水中,形成高濃度的含粉廢水。例如,使用圓盤鋸或繩鋸切割大理石、花崗巖等石材時,每切割 1 立方米的石材大約會產生 1 - 2 立方米的廢水。
打磨環節:石材打磨是為了使石材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需要用水進行冷卻和沖洗。打磨產生的細微石粉會融入水中,使得廢水的懸浮物含量進一步增加。而且,打磨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一些化學添加劑來提高打磨效果,這些添加劑也會進入廢水中,增加了廢水的成分復雜性。
拋光環節:拋光工序需要使用拋光液和水對石材表面進行處理,以達到光亮的效果。廢水不僅含有石粉,還可能含有拋光液中的化學物質,如酸堿物質、表面活性劑等。
石材廢水的特點
懸浮物含量高:石材廢水的主要特點是含有大量的石粉和泥沙等懸浮固體,其懸浮物濃度通常在 5000 - 30000mg/L 之間,甚至更高。這些懸浮物的粒徑大小不一,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都有,且顆粒細小,不易自然沉淀。
硬度較大:由于石材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如鈣、鎂等,導致石材廢水的硬度較高。高硬度的廢水容易在設備和管道內壁形成水垢,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增加設備的維護成本。
成分復雜:除了石粉和泥沙外,石材廢水還可能含有一些化學物質,如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切割液、打磨劑、拋光液等添加劑。這些化學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因加工工藝和使用的藥劑不同而有所差異,可能包括酸堿物質、重金屬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增加了廢水處理的難度。
pH 值不穩定:根據石材的種類和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藥劑不同,石材廢水的 pH 值可能呈現酸性、堿性或中性。例如,在使用酸性拋光液進行拋光時,廢水可能呈酸性;而在使用堿性切割液時,廢水則可能呈堿性。不穩定的 pH 值對后續的廢水處理工藝和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產生量較大:石材開采和加工行業通常是大規模生產,每生產 1 萬平方米的石材板材大約會產生 200 - 500 立方米的廢水。大量的廢水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